东方卫视报道: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上海正在形成以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前沿产业集群。今年七月,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在上海大虹桥板块启动建设,未来将打造成为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创新策源的全球首发地。如今,这个集聚区已经孵化了哪些脑机接口企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怎么样?我们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位于上海大虹桥板块的脑智天地,这个10来平方米的办公室就是一家公司。公司产品主要是侵入式脑机接口,以及作为体外机的佩戴眼镜,可以帮助全盲病人做视觉重建。
明视脑机创始人刘冰说:“我们是植入在大脑的V1区(处理视频信息最基础区域),V1区的20%是露在外面的,80%在里面,我们要打开一点;大概在2027年年底或者2028年年初希望能够完成行检,之后开始注册临床试验。”
全盲患者虽然无法完全重见光明,但有望感知基本的人、物、景模样,可逐渐建立起视觉系统。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团队仅6人,但每位都具有多年海外交叉科学经验。而颅燊医疗这家企业主要从事的是非侵入头戴式经颅聚焦超声的研究,利用超声机械效应可实现神经调控,适应症包括脑卒中、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目前,脑智天地产业集聚区已有十多个脑机接口项目入驻。
脑机接口,通俗来说,就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比如电脑或者机械臂之间建立一条直接的信息通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等类型。目前,上海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几个标志性的进展,一个就是脑机接口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有在技术层面,比如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下面这款植入式颅内脑电大模型系统就可以实现对中文语言的高精度解码,帮助失语患者通过意念来说话。
在上海华山医院,一位脑中植入了8到10根电极的患者正在阅读中文单字,经过100分钟的模型训练后,大模型通过解读其脑电信号就能输出完整的句子。这次训练仅涉及五十四个汉字,但通过拆解成声母、韵母等元素,在经过排列组合后,可实现覆盖常用汉字近两千个。这也意味着渐冻症、中风失语等患者通过临床植入的脑机接口设备,可以借助外部机器实现说话功能,进行日常交流。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未来这一系统还能适用于各种不同语言的解析重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介绍:“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把这样的一些病例的脑电数据,形成了一个叫iBRAIN的脑电数据库,让更多的科学家通过我们研究的数据集更好研究包括语言、运动信号的采集,甚至在未来对意识方面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往下进行。”
目前这一脑电数据联盟已经耕耘多年,为植入式脑电大模型的创新提供了海量高质量的数据。
提起脑机接口,很多人都会想到马斯克创立的神经连接公司,从2016年成立以来,他们一直在研究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目前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多例人类植入手术,术后人能够通过意念来控制电脑。而中国的脑机接口技术和临床试验也在不断突破,目标是实现对大脑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国也是全球第二个将这一技术进入临床试验的国家。技术在不断进步,如何加快临床试验的转化,也是各国争相努力的目标。目前,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已经揭牌,由华山医院参与的全球首个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也已经开启。政府、建设方都在努力加速构建从科研到临床再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专业人士介绍,从世界范围来说,目前绝大多数脑机接口企业仍处于类似盲人摸象的概念验证进程中,而恰恰是这种婴儿阶段,中国需要抢抓技术原创性突破的增量来源,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领跑者。
“如果从整个医疗器械的行业来讲,我们中国一直处于跟跑者,但是到脑机接口这个领域,说实话在整个医疗行业里面,我理解是第一个(可能成为领跑者),对美国来说,马斯克也没有拿到医疗注册许可证。”司南脑机智能超级孵化器执行总经理高志军表示。
目前,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就主动将服务前移至-1到0的超早期预言阶段。多力量共举,正是这个集聚区的集成优势,这里不仅集聚了大量企业,还引入孵化器打造研发加速、测试验证、产品注册三大中心,全站式服务企业的核心痛点。同时,脑智天地也与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搭建了零距离对接通道,加速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转化。
“(临港集团将)弱化开发属性和地产属性,强化我们的产业属性和科创属性,坚持链主加配套、坚持场景加服务、坚持平台加转化。”临港集团副总裁龚伟表示。
未来,根据规划,还将有院校在集聚区内落成,形成脑机接口产学研高效融合。
为了给产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和有力支持,上海年初发布了未来五年脑机接口产业培育行动方案,(计划)2027年前实现半侵入式产品在国内率先临床应用,2030年前脑机接口产品将会全面临床应用。这个月,上海也印发相关举措,开辟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其中也提到了脑机接口产业,并对这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育方案,重点聚焦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未来,上海将在强化心智生产力引擎方面继续聚焦未来产业,脑机接口作为前沿领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记者:应冠文、朱齐越、孔权、丁家伟、吴佳亮、林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