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科创中心建设的课题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这些中小企业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科创企业”,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9月5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和临港集团下属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简称: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共同开展的《漕河泾园区科技金融生态圈战略研究》课题成果正式发布。该课题是国内首个围绕园区科技金融生态圈战略展开的研究,旨在给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开出药方。
孟添在研究报告中提出,科创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体,入驻园区的科创企业能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对科创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借贷市场上主要的资金来源仍然是银行。一方面,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可能无法满足各式企业的借款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借款对企业的资质和抵押品要求相对严格,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其要求。
科技金融生态圈结构
图片来源: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
对于漕河泾开发区的科创企业来说,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园区内的科创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的不同周期内,将会得到与之所处阶段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孟添认为,由于科创性企业本身的风险偏大,甚至5年的存活率都不高,因此对于银行等间接融资机构来说,借钱给这些企业意味着在获得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却要承担无限的风险,“这从商业逻辑上讲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首先需要园区生态环境的保障。园区内关联性的企业或同一领域的企业所产生的关联信息,对金融机构开展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次,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产生生态效应,园区的环境可以为多家金融机构针对一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提供便利,以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接到多个资金方和不同的金融产品,增大融资的成功率。
科技金融生态与企业生命周期
图片来源: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
注:红色代表还没有发展的业务
蓝色代表需要完善提升的业务
黑色代表已有的业务
“比如基金和银行在园区中就有很多合作,有的项目由一些比较知名的基金首先投资,银行也愿意在这个基础上再贷一部分资金给企业”,孟添提出,虽然这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投贷联动,但是这种合作也能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同时,园区内的入驻的金融机构也能够跟科创企业进行较低成本的信息互换,未来园区的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做起来之后,科创企业和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之间,都能进行顺畅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氛围的形成对提升园区企业融资服务的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我们始终认为,目前科技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依然是融资问题”,孟添强调,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科技金融生态的建设的重视和推进才是切实能够帮助到科创企业成长的破题之法。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刘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