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5日,以“全球合作 开放共赢”为主题的2024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临港新片区召开,吸引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360余家机构超1300人参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出席会议主论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临港集团首席财务官杨菁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将锚定构建机构集聚中心、业务交易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以及统一登记服务体系的“3+1”目标任务,切实履行服务交易市场运营、辅助监管、自律管理等职能作用,精准对接临港新片区各类专项支持政策,有力提升登记交易中心服务效率、专业水平和安全性。
临港集团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积极促进全球再保险市场的互联互通,打造再保险交易中心——一个既能满足日常办公又能促进业务交流的理想环境。临港集团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紧密合作,致力于构建包括机构集聚中心、业务交易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境内外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再保险活动。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优化交易流程、推出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机制等举措,临港集团正努力将此地打造成为特殊风险领域保险服务的“上海样板”,助力提升我国在关键产业如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同时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更加稳健地发展。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第二批配套业务规则于本届大会正式亮相。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本批规则充分征求市场意见,以促发展和防风险相统一为原则,覆盖跨境再保险、境内再保险业务,涉及业务管理、信息管理、席位管理等方面,推动市场运行更加高效、规范、透明。
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2024年度典型案例于会上发布。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自启动以来跑出了“临港速度”,完成多个首例首单。会上发布的年度典型案例,包括首家国际分入保费规模超20亿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首批专业再保险机构入驻——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首单实现场内全流程再保险交易——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一个要素丰富、业务集中、交易活跃的再保险生态圈已初步显现。
中国洪涝巨灾模型2.0于会上正式发布。该模型是洪涝巨灾风险量化工具建设的一大进展,将助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再上新台阶。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保险联合创新工程中心也于会上正式揭牌。未来,中心将充分发挥长三角气象部门在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激活气象数据在金融领域乘数效应,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应对气象巨灾的韧性。桥社集团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斯·米尔纳作为境外机构代表发言。各再保险机构代表围绕“格局重塑,全球再保险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开展圆桌讨论。
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靓丽名片,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已举办五届,规模跻身全球四大再保险交易商年会之一,本届大会也是全球首个直保公司、再保险公司均组织再保险续转路演的磋商交流大会。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再保险司)副司长陆玉华,上海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蔡莹,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副司长张迪,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林文杰,中国再保险集团董事长和春雷,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上海保险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哲,上海保险交易所总经理李峰,临港新片区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管委会相关处室,新片区经济公司及相关公司参加活动。
来源:上海临港
编辑:王译丰 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