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融资月报
(2023年11月)
自2019年新片区成立以来,临港集团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主力军,围绕八大前沿产业加快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11月30日,临港集团举行成立2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重温市委市政府赋予集团开发建设临港的初心使命,回顾20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展望建设世界一流的园区开发和资产运营集团的宏伟愿景。今年以来,临港集团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各园区落地企业1460家,吸引总投资1066亿元,物业租售去化超过170万方。
在此背景下,临港集团联合加冕研究院聚焦科创领域前沿信息,发布临港投融资数据,以此洞察临港科创企业发展动态,洞悉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11月融资综述
根据加冕研究院统计,本月(2023年11.01-11.30),在临港注册的企业发生10起融资事件,除去未披露的事件,总计融资金额达5.6亿元。在这10起融资事件中,上海联风的B轮融资金额最高,超2亿元。
从融资阶段来看,A轮融资数量最多,共有6起,此外还有2起天使轮融资和2起B轮融资。
从行业分布来看,集成电路最多,有4起融资。DSP高性能SerDes IP及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晟联科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MEMS传感器芯片研发商迷思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D传感芯片世瞳微电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电源管理类芯片及高性能信号链芯片研发商芯享程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在生物医药赛道出现3起融资,合成生物学技术服务商依诺基科收获1起约亿元Pre-A轮融资,泛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商玮沐医疗完成1起Pre-A++轮融资,安领科生物完成1起天使轮融资。
在绿色低碳赛道出现2起融资,上海联风完成1起超2亿元的B轮融资;绿氢电极材料生产商莒纳科技完成约亿元Pre-A轮融资。
此外,留学教育平台中寰博创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二、VC/PE投资风向
11月,根据资料显示,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吸引了34家投资机构的参与,其中一些独具特色的风险投资机构包括以下:
临港科创投参投晟联科超亿元B轮融资
11月13日,晟联科(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澜起科技、临港科创投、锐成芯微、励石创投、文治资本跟投。临港科创投是临港集团旗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平台,发起并管理了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基金(两期)、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临港交大产学研基金等三个系列四期基金,为上海及新片区引进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航天投资领投上海联风B轮,投资金额超2亿元
11月13日,上海联风气体有限公司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由航天投资领投,稼沃资本和泰合资本联合参与投资。航天投资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履行产业孵化、资源整合、战略并购、投资融资等职能。
元禾璞华领投晟联科超亿元B轮融资,参投迷思科技Pre-A轮融资
11月13日,晟联科(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澜起科技、临港科创投、锐成芯微、励石创投、文治资本跟投。11月8日,上海迷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紫明芯投(天津)、新港电子参与投资。元禾璞华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投资,累计投资集成电路企业150余家,培育行业上市项目数十家。
清控银杏参与投资世瞳微电子Pre-A++轮融资
11月13日,世瞳(上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清控银杏、泰达资本、磐霖资本联合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以及加速现有产品的量产等方面。此前,世瞳微电子已完成由毅达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清控银杏是清华控股旗下由管理团队主导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清控银杏团队先后以“清华科技园孵化器”、“启迪创投”“清控银杏”机构品牌从事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形成了有明显特色的投资理念和团队文化,实现了优秀而稳定的基金收益,多次获得极具行业影响力的奖项。
三、细分领域融资分析
本月融资涉及的赛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绿色低碳和消费生活赛道。值得一提的是,临港面向未来产业,着力发展新细分赛道,例如合成生物学、气体分离提纯等细分领域,本月获得融资的莒纳科技、上海联风和玮沐医疗便属于新细分赛道上的企业。
集成电路赛道4起融资,涉及信号链、MEMS传感器和SerDes IP
迷思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1月8日,上海迷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紫明芯投(天津)、新港电子参与投资。迷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MEMS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封装测试、模块校准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自主研发“微创手术”工艺(MIS Process)传感器产品,该工艺作为国际领先的新一代硅基传感器制造技术,可赋予产品成品率高、一致性好、尺寸小、性能高、成本低的综合竞争优势。
晟联科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11月13日,晟联科(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澜起科技、临港科创投、锐成芯微、励石创投、文治资本跟投。本轮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高速Serdes IP及芯片产品的研发及量产。晟联科专注于基于DSP的高性能SerDes IP及产品解决方案,包括PAM4 56G/112Gbps SerDes、PCIe5.0/6.0、16G D2D、IO Die、车载高速4~24G SerDes等高性能IP产品。公司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和掌握112G PAM4 SerDes核心技术的团队。
世瞳微电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1月13日,世瞳(上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清控银杏、泰达资本、磐霖资本联合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以及加速现有产品的量产等方面。此前,世瞳微电子已完成由毅达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成立于2021年,世瞳微电子是一家光电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团队专注于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且较低成本的SPAD dToF 3D传感芯片,尤其是3D传感器。截至目前,世瞳微电子已推出了SPAD面阵芯片、Spot dToF系统、dToF距离传感器等产品。
芯享程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11月13日,上海芯享程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开元明信独家投资。芯享程半导体致力于高品质,工业级/车规级电源管理类芯片以及高性能信号链芯片,服务于汽车、工业、储能、通信、数据中心、安防等高成长性行业。
生物医药赛道3起融资,涉及单抗药物、合成生物学技术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安领科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
11月3日,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济峰资本、君实生物、幂方健康基金和Allied Pulse Investment,金额未透露。安领科生物成立于2023年6月,经营范围包括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药物临床试验服务;药品批发等。
依诺基科完成约亿元Pre-A轮融资
11月3日,上海依诺基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丰川资本领投,复容投资、InnoPinnacle Fund、怀济资本、景盛基金、上海开势诚形企业共同完成,融资款将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管线研发落地和人才团队的扩充。本轮融资也是依诺基科成立一年以来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依诺基科成立于中国上海,是一家致力于绿色生物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已完成系列产品的布局。
玮沐医疗完成Pre-A++轮融资
11月23日,上海玮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盛宇投资、承树投资、华金大道和贝泰妮。玮沐医疗将静脉曲张闭合胶、可载药肿瘤栓塞微球等多款严肃医疗产品推向临床。目前,玮沐的静脉胶产品已完成所有患者临床入组,预计将在国内实现率先获批。肿瘤微球产品的临床试验也正在快速推进中。在医美领域,玮沐医疗也推出了自己的“童颜针”微球产品,发力广阔再生医美蓝海市场。
绿色低碳赛道现两起融资,其中1起超2亿元
氢能企业莒纳科技完成约亿元Pre-A轮融资
11月6日,上海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长江证券,东方嘉富、阳光照明跟投。莒纳科技不断精进绿氢电极材料技术革新和市场验证,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完成了两轮总计1.5亿元融资,成为绿氢电极材料市场的有力参与者。
上海联风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
11月13日,上海联风气体有限公司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由航天投资、稼沃资本和泰合资本投资。上海联风成立于2015年,是集气体分离提纯设备、气体供应及运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便独辟蹊径,首创氩气循环模式,为国内外众多光伏头部企业提供一站式气体循环方案,降低超50%的气体使用成本。伴随近年来光伏板块的飞速发展,联风所开创的气体循环模式已成为光伏行业标配,而上海联风作为行业的先驱者,以超85%市场份额占据绝对竞争优势,连续3年实现订单翻倍增长。
消费生活企业中寰博创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
11月7日,上海中寰博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0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庆投资。中寰博创专注于国际教育多年,拥有英美藤校教师团队与G5现任招生官、相关教授与博士长期担任集团顾问。
四、特色企业介绍
面向未来,临港集团聚焦“国家亟需,战略必须”重点领域,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如合成生物、基因与细胞治疗、元宇宙和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塑造园区发展新动能和新势力。
11月,临港集团重点服务的5家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他们是世瞳微电子、依诺基科、玮沐医疗、迷思科技和安领科生物。
世瞳微电子:完成数千万元Pre A++融资
世瞳微电子成立于2021年,落地于临港科技城。团队专注于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且较低成本的SPAD dToF 3D传感芯片,尤其是3D传感器。创始人兼CEO李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微电子所,有多年图像传感器像素(Pixel)开发经验和国内头部公司的手机图像传感器产品化经验。未来,世瞳微电子将向车载激光雷达和AR/VR市场拓展。面向车载的SiPM和SPAD的阵列已在流片阶段。
成立以来,世瞳微电子已经公开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融资本、元禾璞华、力合资本、毅达资本、清控银杏等。
依诺基科:完成约亿元Pre A轮
依诺基科成立于2022年,落地于临港奉贤园区。依诺基科由行业内知名专家创立,团队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具有选品立项、合成生物学研发、发酵产业化及规模化生产的优秀能力和丰富经验。公司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落地,并且可以持续优化,保持竞争优势。创始人储消和曾长期在升华拜克等行业领先企业担任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合成生物产业化经验;创始人叶邦策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深厚的积淀。
成立以来,依诺基科已经公开完成2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景盛基金、怀格资本、丰川资本、复容资本。
玮沐医疗:完成Pre A++融资
玮沐医疗成立于2020年,落地于临港奉贤园区。在创始人解荡博士的带领下,先后将静脉曲张闭合胶、可载药肿瘤栓塞微球等多款严肃医疗产品推向临床。目前,玮沐的静脉胶产品已完成所有患者临床入组,预计将在国内实现率先获批。肿瘤微球产品的临床试验也正在快速推进中。在医美领域,玮沐也推出了自己的“童颜针”微球产品,发力广阔再生医美蓝海市场。
成立以来,玮沐医疗已经公开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新沃资本、盛宇投资、承树投资等。
迷思科技: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迷思科技成立于2020年,落地于临港科技城。迷思科技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国内 MEMS 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国家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领军,在MEMS传感器研发方面有深厚积淀, 并对 MEMS 传感器市场具有深入了解。该公司产品覆盖多种主流MEMS传感器,面向消费、医疗、家用电器、民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各种压力传感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从晶圆选型、晶圆封装、销售到压力模组设计、定制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综合性的传感器解决方案。
该轮融资是迷思科技公开的首轮融资。
安领科生物:获得天使轮融资
安领科生物成立于2023年,落地于临港奉贤园区。安领科生物的经营范围包括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药物临床试验服务,药品批发等。君实生物拟以2个在研项目相关资产等作价3059.78万元出资认购合资公司上海安领科新增注册资本14万元。
该轮融资是安领科生物的首轮融资。
来源:产业投资促进中心
编辑: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