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3年是“百模大战”,2024年则是大模型应用启动的元年。在AIGC浩荡潮流中,漕河泾开发区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六大重要承载区之一,如何携手AI赛道的企业,共同奔赴“更智能”的未来?在建区40周年之际,且看漕河泾开发区的解题思路→
优产业生态
漕河泾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高与新”的追求。近年更是坚持以产业为本、科创为先,聚焦“链主”及科技创新策源要素的不断完善,抢抓未来产业与新赛道发展机遇,着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在大模型产业链方面:
基础层:已汇集火山引擎等一批核心要素龙头,在算力资源、模型服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撑。
模型层:商汤、稀宇科技、云知声、星环科技等企业的自研大模型陆续通过国家备案许可。
生态活动:与政府、行业协会、领军企业携手,2023年举办了人工智能各类活动近50场、参与企业200余家、参与人数逾3000人,活动涉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市区级赛事、专业领域学术论坛、国际化生态、链主产品发布等。2024年还计划举办各类科创活动300场以上。
随着大模型核心架构与关键技术持续高速地创新迭代,区内大模型企业动作频频,充分孕育着新兴产业与技术的活力。
稀宇科技(Minimax)全量发布大语言模型abab6,是国内第一个千亿参数量以上、基于MoE架构的大语言模型。abab6可从训练语料中学到更精细的规律,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星环科技推出业界首创的金融行业大模型“无涯”以及大数据分析大模型SoLar“求索”。“无涯”面向金融量化领域、超大规模参数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求索”大模型将作为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智能助手,为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及业务人员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考拉悠然发布多模态产业通用大模型应用与服务平台——悠然大模型(UranMM-13B)。模型采用多模态大模型架构,具有图文理解、视频理解、多模态推理等能力,并且保留自然语言任务处理能力,包括问答、信息检索、创意写作和辅助编码等。
优应用场景
AIGC行业“百模大战”进入下半场,AI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迎来大爆发。与此同时,开发区也从“以园聚产”进入到“以产兴园”的新发展阶段。近年来采用“共创、共治、共享”模式,协同企业前瞻布局、为新质生产力谋求发展空间,携手挖掘园区6平方公里、上万家活跃企业、30 余万人的数据潜力。
一方面,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天然的应用场景,庞大多样的数据样本以及高密度的企业、人口集群是其先天优势。开发区与图形引擎、VR/AR、智能穿戴设备等一系列链上企业、高校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组建“灵境实验室”,并将漕河泾印象城作为首发项目,通过AI数字人、虚拟体验店、室内AR导航等内容,联动行业数字底座、地图和定位、图形、视觉、AI、互动娱乐等应用,增强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的体验感,形成AIGC应用示范高地,并推动相关元宇宙标准不断健全。
开发区还在通过构建“园区GPT体系”,让自己变得“更智能”。以大模型为引擎,会同大数据、绿色低碳、交通城运、属地治理等多条线、多要素叠加,探索建设以园区GPT为核心的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并研发跨场景多模态的机器人协同系统,提供基于大模型的社会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治理、区域管理、共享经济、机器人协同、元宇宙、智能驾驶与停车等领域的场景开放,促进区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智慧与活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区内大模型相关企业与千行百业广泛合作,加速大模型在各场景中的垂类应用落地。
商汤依托大语言模型以及文生图大模型“秒画SenseMirage”;绝影智能车舱系统推出驾驶员感知、乘员感知、手势感知、健康助手、美颜相机、隔空绘画等众多功能选项;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MLM,用户只需将图像、激光雷达信息、交通规则甚至是乘客需求“一股脑”给到它,它就能给出驾驶方案。
云知声基于山海大模型,新推出AIGC内容创作平台——蓝藻AI,为创作者提供AI声音克隆、AI文字配音、AI文案创作服务。
小i机器人在推出自有大模型后仅仅四个月,就公开发布了其基于大模型底座进行商业变现的大模型生态体系,目前已在政务、通信、化工等多个领域服务落地,并成为大模型成功商业化和技术出海的典型代表。
AI Agent或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下一个风口。澜码科技作为国内最早赋能大语言模型应用落地的Agent平台公司,首次发布企业级AI Agent平台AskXBOT。AskXBOT具备文档检索、AI调用、数据查询、智能编程等基础能力,企业可用预置的多种模板创建Agent,2分钟在电脑上“拖拉拽”出一个“项目经理”,AI Agent让这种魔幻成为现实。
优产业载体
漕河泾开发区率先响应国家与上海发展战略,高举科创大旗,根据上海构建“2+3+6+4+5”新型产业体系要求,加大对“元创未来”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漕河泾开发区本部的西北方向,“元创未来中心”地标项目正在焕新。作为区内稀缺的完整开发地块,该项目以城市更新、载体升级为特征,集商办、文体、绿地为一体的生态集群,打造泛配套完善、办公生活无壁垒的活力社区。
“元创未来”特色产业园区还包含在建的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距离本部仅15分钟车程,是徐汇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高地的重要战略载体和腹地,占地0.6平方公里,集办公、商业、人才公寓、学校于一体。2024年将有约28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交付,与开发区本部区块形成“南北联动”。当前,这片人工智能热土已集聚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娱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多家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也纷至沓来,将牵引更多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入驻。
优服务体系
考拉悠然发布多模态产业通用大模型应用与服务平台——悠然大模型(UranMM-13B)。模型采用多模态大模型架构,具有图文理解、视频理解、多模态推理等能力,并且保留自然语言任务处理能力,包括问答、信息检索、创意写作和辅助编码等。
对大模型产业而言,算力、数据等供给侧资源稀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开发区导入临港优势资源,打造大模型创新服务站,推动算力合作伙伴计划,提供国产算力验证与适配平台、高质量语料及数据交流平台,利用通信机房、变电站等存量设施灵活部署边缘数据中心,支撑园区大模型企业研发和训练需求,让算力供给和匹配能力真正“跑起来”。
除了资金、资源的支持,尽快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也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紧要课题。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孕育原创型经济的主体,通过孵化器建设、人才服务来搭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构建“科创-产业-金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合作范式,为技术转化与产品变现提供良好环境。
漕河泾开发区联合国际顶级投资机构和创业孵化机构共同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助力硬科技企业培育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携手国家实验室、行业协会以及业内领军人物,促成大模型开源生态落地,以建设创新中心、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打造创新联合体,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转化。在科创成果转换方面,依托市区两级政策及基金矩阵,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财务顾问等全程接续式服务,探索“算力入股”,打造可持续、可复制、可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完整闭环。
人才服务方面,开发区引进国际化高校,依托区内科研院所、上海颠覆性创新中心国际网络等平台资源,联合市场主体推出覆盖多专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发挥海聚英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示范基地优势,实施“漕河泾国际人才绿洲”计划(GTO)、“筑漕引航”科学家专项计划,建设国际人才港,为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服务提供保障机制,为未来产业汇聚全球英才。
大模型应用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已势不可挡地奔涌而来。立于数字化牵引现代化发展的新风口,漕河泾开发区将抢抓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加速解锁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双向奔赴”,在广阔的市场中率先突围,携手企业共同迈向“更智能”的未来。
来源:科创漕河泾
编辑:吕胜